为提高我校师生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食源性疾病及肠道传染病的防控的认识及意识,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保障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在总务后勤部的统一部署下,我校云山健康讲坛第三讲——食源性疾病与校园肠道传染病防控科普健康讲座于2024年6月6日下午在白云山校区7教水上报告厅举办。本次讲座由校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校医院公共卫生中心主办,由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校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公开学院)协办。
讲座现场
活动首先邀请了广州市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林虹副主任医师以《食源性疾病知多D》为主题开展宣教。会上,林虹结合课前小视频+课后有奖问答形式,从食源性疾病潜伏在你我身边、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发生腹泻怎么办以及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四个方面给大家带来科普。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这些致病因素有化学性的、生物性的、也有动植物性的等。全球每年至少有6亿人患食源性疾病,2018年我国共监测食源性病例128万余例,采集病例生物标本13万余份。在各种致病因素中,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细菌性的致病因子主要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等;常见病毒性的致病因子主要有诺如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各种致病因子也常寄居于人和各种动物体内。如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其天然存在于海水、沿海环境,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生命力强,污染的食品主要有海产品,如各种鱼虾及常见的贝类等。林虹除了结合各种案例详细介绍常见的细菌性和病毒性的致病因素外,还就毒蘑菇、亚硝酸盐、米酵菌酸及河豚鱼中毒等致病因素及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等其他食源性疾病相关内容,为我校师生进行了详细讲解。
林虹 讲座
随后,校医院公共卫生中心副主任洪锦兰以《校园肠道传染病防控》为主题,围绕各种法定肠道传染病的特征、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常见临床表现、暴发案例、最新防控要求以及学生在校内尤其是在宿舍发生呕吐腹泻怎么办等各种法定肠道传染病的相关内容,以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给大家一一讲述。目前我国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法定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脊髓灰质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甲肝、戊肝,以及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如俗称“冬季呕吐病”的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呈单峰分布,高峰在7-8月,传染源多为隐性感染者和患者,人群普遍易感,传播途径多以粪-口途径及接触传播为主。预防肠道传染病出现暴发流行,做好病例管理、饮食饮水及个人和环境卫生、接种疫苗等是重要举措。洪锦兰在讲座中引用大量文献资料以图文并茂形式讲解的同时,其还以一段久远的影像档案资料把大家带回到1988年某市肠道传染病暴发的过往中。随后,再次通过视频讲解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呕吐物的规范处置,通过结合视频讲解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对肠道传染病的认知,提高了防控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讲座效果。
洪锦兰 讲座
讲座现场
此次科普讲座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通过此次讲座,师生们受益匪浅,不但强化了师生对食源性疾病及肠道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及意识,还使师生掌握了怎样正确处置肠道传染病病例呕吐物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建立自我防护意识,培育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为共建健康校园构筑了一道安全防线,为校园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